心肌梗塞好治吗 详解4原则心肌梗塞需遵守

编辑: 2017-06-12 00:00:12

患糖尿病多年后又得了冠心病的王老师对自己的身体不敢再马虎,可前几天,没有不适感觉的他突然休克,家人送到医院时心脏已经停跳,经紧急抢救方生还。可是家人都没听他说过胸痛,但事后体检做心电图时,却发现他曾得过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多数病人有突发性的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胸口上像压了块大石头喘不过气儿,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恐惧和濒死感一同袭来,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也无法缓解。

但是,并非所有病人都有这种体验,临床上有的急性心梗患者没有这些典型症状,而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牙痛、咽喉痛、关节痛等,还约有20%的急性心梗患者没有任何疼痛症状,临床上称为无痛性心梗,王老师就属于这种情况。

疼痛是多数心梗发作的先兆,为什么有人发生了心肌梗死,却不出现疼痛信号呢?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感觉神经受累,这样便会使痛觉变得迟钝甚至没有痛觉。

另外,心脏病变的部位不同对疼痛敏感性会不一样。病变如在右冠状动脉,痛感就不甚明显;如后壁心肌梗死,也可能不出现疼痛;而发生心内膜下心肌损害时,常无疼痛感觉。再有,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同样的疼痛不同的个体反应会不一样。如老年人全身各器官组织老化,感觉迟钝,疼痛敏感性就降低,以至于掩盖了病情。此外,与情绪改变有关,如过度紧张、疲劳等,也可使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变得迟钝。

虽说心脏疼痛警报信号失灵,但无痛性心梗也并非没有一点迹象。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如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慌气短、咳嗽痰多、胸闷不适、出虚汗、困倦乏力等症状,患者和家属应特别重视,不要认为没有心绞痛,就无心梗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便早确诊、早治疗。

1、 心理指导

正确认识心肌梗塞即不要失去安全感,整日担心,不敢活动,心情忧郁,又不要产生无所谓的心理。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劳逸结合

心肌梗塞病人应解除思想顾虑,不宜长期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休息不但会减弱心肌的收缩力,还会引起激发性血栓的危险。要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练气功等。但不要逆风行走及快步登高,秋冬季活动时要注意保暖。运动要适度,活动时保持下列情况:A、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B、无胸痛、呼吸困难或过度疲劳。C、无心慌、胸闷。D、心电图无进一步心肌缺血的改变。E、收缩压上升不超过2~2.6Kpa。如有异常情况,应继续保持安静。病人可根据自己体力恢复情况,3~4个月以后,酌情恢复部分体力活动,以后可恢复全天工作。

3、 合理饮食

A、 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B、食物结构中应给低脂肪、适量的蛋白、水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C、应调节饮食预防便秘。D、尽量少食盐、茶、咖啡,忌烟酒。

4、 坚持药物治疗

坚持药物治疗,切忌擅停服药。定期门诊咨询、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