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抗氧化作用研究

编辑:紫一商城编辑阿哲 2016-07-22 15:07:22
大豆异黄酮主要包括金雀异黄素和大豆贰元及其相应的葡萄糖贰元及其相应的葡萄糖贰(金雀异黄贰和大豆贰)。自四五十年代开始,大豆异黄酮就被当作大豆的抗营养因子。随着近代对它的生物化学作用的深人研究,人们惊奇地发现它又是人体的保健因子,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和抑癌剂,还能改善脂质代谢。它的弱雌激素样作用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丢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931年Walz发现大豆中含有雌激素样物质,后证明是大豆异黄酮。70年代以后,人们陆续发现大豆异黄酮的各种保健和治疗作用,如抗肿瘤、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体外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金雀异黄素对促癌剂TPA和PMA诱导的肿瘤细胞产生H2O2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能抑制由Fenton反应或紫外线照射引起的DNA氧化产生8-OHdG(8羟基脱氧鸟苷),防止DNA分子发生突变。但大豆异黄酮对整体动物的抗氧化作用的报道相对较少,金雀异黄素使小鼠肝脏、肾脏、小肠、皮肤及血液的抗 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提高,但强度不大,多数指标仅有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所选用正常年轻动物本身的抗氧化作用就比较强,不利于抗氧化作用的观察。 自由基是指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基团,由于自由基中含有未成对电子、具有强烈的配对倾向、高度活跃、很不稳定,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不断产生自由基,但并未对身体造成严重后果,原因是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当机体受到损伤时,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当体内抗氧化能力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高时,可阻止脂质过氧化或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含量。 正常机体抗氧化系统的抗氧化酶类有SOD、GSH-Px等,SOD能将组织细胞中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生成过氧化氢,从而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GSH-Px是机体存在的一种含硒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自由基反应的酶系统,可将过氧化氢分解,并可清除 MDA和其它过氧化产物,阻止体内自由基引起的膜脂质过氧化。体内大量活性氧自由基若不能及时清除,使活性氧水平发生改变,可促发脂质过氧化反应。脂质过氧化产物(如MDA)可损伤组织细胞的膜性结构,影响膜的功能,从而导致组织细胞功能的损伤,作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MDA能直接反映体内自由基损伤情况。现已明确许多疾病或症状,如肿瘤、炎症、心脑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等,都与自由基有关。 试验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明显降低更年期雌性大鼠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SOD和GSH-PX活性, 并有效提高更年期雌性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示大豆异黄酮能促进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物质的产生,抑制MDA生成,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机制主要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更年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促性腺水平紊乱以及雌激素低,导致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自由基清除酶活性下降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一系列的疾病。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低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过去用传统的雌激素替代疗法(ERT)来治疗,但ERT会增加患雌激素相关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风险。大豆异黄酮是从大豆中提取一种天然植物雌激素,具有天然性和安全性,既可替代合成雌激素,又能避免因长期服用合成雌激素而导致的多种不良作用,因此大豆异黄酮一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